【植物界全系列】管状花亚科—菜蓟族(七):漏芦

【植物界全系列】管状花亚科—菜蓟族(七):漏芦

管状花亚科—菜蓟族(七):漏芦


36.斜果菊属

斜果菊属(学名:Plagiobasis)是菊科下的一个属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该属共有3种,分布于西亚。中国新疆有1种。


(1)形态特征
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有分枝。叶不分裂,质地厚,无毛。头状花序异型,少有同型的,中等大小,植株含少数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或疏松的圆锥花序。总苞碗状,宽1.5-2.5厘米,无毛。总苞片7层,覆瓦状排列,革质,绿色或黄绿色,外层卵形、卵圆形;内层及最内层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,顶端有透明的膜质附属物。全部小花紫色,花冠管状,边花无性,无雌蕊及雄蕊或雌性而雄蕊发育不全,1层,中央盘花两性,有发育的雌蕊及雄蕊,或极少全部小花为两性,全部小花花冠无毛。花药基部附属物尾状。花丝短,扁平,无毛,有乳突。花柱分枝开展,基部有毛环。瘦果椭圆状圆柱形,被稀疏的易脱落的白色柔毛,但熟时脱毛至无毛,无肋棱,顶端圆形,无果缘。冠毛与瘦果几等长,基部不连合成环,分散脱落;冠毛刚毛锯齿状。

(2)斜果菊

斜果菊(学名:Plagiobasis centauroides)为菊科斜果菊属下的一个种。主要生长于半荒漠及砾石地。分布于新疆天山及准噶尔盆地(沙湾等)。东天山、帕米尔阿赖山地等亦有分布。

37.纹苞菊属

纹苞菊属(学名:Russowia)是菊科下的一个属,为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该属仅有纹苞菊(Russowia sogdiana)一种,分布于中亚,我国新疆有分布。

(1)形态特征

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多分枝,无毛。叶羽状全裂或大头羽状全裂,有时下部叶不分裂。头状花序同型,相当小,含少数小花,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散的圆锥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。总苞圆柱状,宽3-5毫米,无毛。总苞片5层,疏松覆瓦状排列,外层宽卵形、椭圆形,顶端钝,内层披针形,顶端急尖。全部苞片草质,外面有3-4条暗红色的宽脉纹,顶端无附属物。花托有托毛,但易脱落。全部小花两性,管状,花冠黄色、紫色或红色,中部以上被稀疏的长柔毛。花药基部附属物尾状。花丝扁平,无毛。花柱分枝分离,不贴合,分枝基部有毛环。瘦果长椭圆形,压扁,被白色柔毛,长3.5-4毫米,顶端截形,有果缘,果缘边缘有锯齿,侧生着生面。冠毛长于瘦果,多层,白色,向内层渐长,基部不连合成环,不脱落;冠毛刚毛锯齿状。

(2)纹苞菊

纹苞菊(学名:Russowia sogdiana)为菊科纹苞菊属的植物。分布新疆准噶尔盆地(沙湾、下野地等)及天山(乌鲁木齐、阜康等)。中亚地区也有分布。见于柽柳灌丛中的林隙、黄土丘陵、荒漠河边胡杨林中或石坡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

38.白刺菊属

白刺菊属(学名:Schischkinia)是菊科下的一个属。该属仅有白刺菊(Schischkinia albispina)一种,分布于中亚,我国新疆亦产之。

(1)形态特征

矮小一年生草本,主茎极短,通常自基部分枝。叶不分裂,边缘有坚硬的白色针刺。头状花序异型,含少数小花,为外围茎叶包绕,不显露,植株含少数头状花序。总苞卵状长椭圆形,无毛,直径4-5毫米。总苞片6层,覆瓦状排列,草质。边花无性,上下等粗,中央盘花两性,上下等粗,全部小花管状,顶端4-5裂。花药基部附属物钝。花丝扁平,有乳突。花柱分枝短,贴合。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,光滑,无毛,亦无条棱及脉纹,顶端截形,有果缘,果缘边缘有锯齿,侧生着生面。冠毛比瘦果长,白色或红褐色,二列,外列冠毛多层,向内层渐长,冠毛刚毛毛状,边缘锯齿状或糙毛状,内列1层,膜片状,比外列冠毛刚毛要长。外列冠毛刚毛基部连合成环,但不脱落。

头状花序异性,少花,外围1列中性,不显著,盘花两性,结实;总苞近圆柱状;总苞片被刺毛;花序托有小窝;缘花的花冠丝状,不等的4-5裂,盘花管状,相等的5裂;花药下部的附属体长椭圆状卵形,全缘而钝;瘦果极压扁,平滑,边缘有小齿;冠毛刺毛状,纤弱,不等长,外面的极短,宿存,有小锯齿。

(2)白刺菊

白刺菊(学名:Schischkinia albispina)是菊科白刺菊属的植物。生长在新疆准噶尔盆地(沙湾下野地)。生沙地。中亚地区及伊朗有分布。

39.漏芦属

漏芦属(学名:Stemmacantha),双子叶植物纲菊科植物。全属约24种,分布欧洲、非洲、亚洲及大洋洲。我国有两种。


(1)形态特征
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单生,不分枝或分枝,或无茎。头状花序同型,大,单生茎端或茎枝顶端。总苞半球形。总苞片多层多数,向内层渐长,覆瓦状排列,顶端有膜质附属物。花托稍突起,被稠密的托毛。全部小花两性,管状,花冠紫红色,很少为黄色,细管部几等长或细管部较长,花冠5裂,裂片线形。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形,彼此结合包围花丝。花丝粗厚,被稠密的乳突。花柱超出花冠,上部增粗,中部有毛环。瘦果长椭圆形,压扁,4棱,棱间有细脉纹,顶端有果缘,侧生着生面。冠毛2至多层,外层较短,向内层渐长,褐色,基部连合成环,整体脱落;冠毛刚毛糙毛状或短羽毛状。

(2)漏芦

漏芦(学名:Stemmacantha uniflora)为菊科漏芦属下的一个种。分布于中国、俄罗斯(远东及东西伯利亚)、蒙古、朝鲜和日本。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西、河南、四川、山东等地。生长于海拔390-2700米的山坡丘陵地、松林下或桦木林下。喜温暖低湿气候,怕热雨,忌涝。

漏芦花果期为4-9月。对野生漏芦的繁殖习性的观察发现,漏芦的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,果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。在地温12℃左右开始返青出苗,适宜生长的温度18-22℃。种子无休眠现象,成熟的种子采收后即可播种,7-10天出苗,出苗率95%以上;贮藏到第二年春天播种,出苗率为65%左右。

当年移栽的漏芦在5月下旬左右花序上的小花逐渐开放。开花后的漏芦引来了大批的访花者,在晴朗的日子里,早晨太阳升起时便有来访昆虫,来访的昆虫主要是蝶类、蜂类、甲虫类和蜘蛛等,它们使漏芦完成了传粉受精的过程。

根及根状茎入药,性寒、味苦咸。清热、解毒、排脓、消肿和通乳。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有记载:“下乳汁……久服轻身益气,耳聪目明,不老延年”,将其列为上品。陶弘景指出“此药久服甚益人”。漏芦在蒙藏药中具有较悠久的应用历史。研究发现,漏芦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蜕皮甾酮类、黄酮类、三萜皂甙、挥发油和有机酸等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已取得了较好疗效。药理实验表明漏芦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、抗脂质过氧化、免疫促进、改善脑功能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
(3)鹿草

鹿草(学名:Stemmacantha carthamoides),(别称:圆叶),为菊科漏芦属下的一个种。生于海拔2000~2700m的山坡草地、草甸,分布于新疆。味甘,性平,具有益气健脾、安神、健脑的功效,常用于倦怠乏力、食欲不振、神经衰弱。

40.山牛蒡属

山牛蒡属(学名:Synurus)是菊科下的一个属,为多年生、大形、分枝草本植物。该属共有约8种,分布于西伯利亚至日本。我国有山牛蒡S. deltoides Nakai 等4种,产东北部、中部和东部。

(1)形态特征

多年生、大型、分枝草本;叶互生,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具柄,有齿缺或羽状分裂;头状花序大型,盘状,花时弯垂;总苞球形或钟形;总苞片多列,坚硬而狭,全缘,先端有长刺,外面的渐次变小,外弯,内面的直立;花序托有密刺;小花暗紫色或黄白色,管状;花药基部的尾连合,围绕着花丝;花柱上部2裂,分枝直立,钝头,基部有束毛;瘦果长椭圆形,肥厚,截平形,无毛,多棱;冠毛不等长,微粗糙,基部合牛成一环。


(2)山牛蒡

山牛蒡(学名:Synurus deltoides)是菊科山牛蒡属的植物。分布于中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河南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及四川。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、朝鲜、日本及蒙古也有分布。生长在海拔550-2200米的山坡林缘、林下或草甸。

药用:山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,帮助排便,降低体内胆固醇,减少毒素、废物在体内积存,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、子宫癌的功效。

保健:山牛蒡根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,且含量较高,尤其是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高,如具有健脑作用。

经济:山牛蒡茎叶含挥发油、鞣质、粘液质、咖啡酸、绿原酸、异绿原酸等。山牛蒡果实含牛蒡甙、脂肪油、甾醇、硫胺素、牛蒡酚等多种化学成分,其中脂肪油占25%-30%,碘值为138.83,可作工业用油。

41.针苞菊属

针苞菊属(学名:Tricholepis)是菊科下的一个属,为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该属共有约15种,分布于中亚、喜马拉雅和缅甸。我国有藏针苞菊T. tibetica Hoffm. 和针苞菊T. karensium Kurz 2种,产云南和西藏。

(1)形态特征

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,长分枝。下部叶羽状分裂或不裂。头状花序同型,少数,生茎枝顶端。总苞钟状或半球形。总苞片多层,向内层渐长,全部苞片质薄,柔软,针芒状,宽约1毫米。花托有稠密的长托毛。全部小花两性,管状,花冠红色或黄色。花丝有稠密的柔毛。花药基部附属物撕裂。花柱分枝细长,开展。瘦果侧生着生面,楔状长椭圆形,顶端有果缘,果缘边缘有不明显的细或钝锯齿。冠毛多层,不等长,向内层渐长;冠毛刚毛糙毛状或短羽毛状或锯齿状,向顶端渐细,基部连合成环或不连合成环,整体脱落或分散脱落,或瘦果无冠毛。

(2)针苞菊

针苞菊(学名:Tricholepis furcata)是菊科针苞菊属的植物。生于山谷林缘,海拔2600米。分布西藏东南部(错那)。克什米尔、印度北部及不丹有分布。



【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

发布于 2022-08-08 09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