複製鏈接
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

長葉胡頹子

鎖定
長葉胡頹子(Elaeagnus bockii Diels)是胡頹子科、胡頹子屬植物。常綠直立灌木,高1-3米;通常具粗壯的刺;小枝開展成45度的角,幼枝密被鏽色或褐色鱗片,老枝鱗片脱落,帶黑色。葉紙質或近革質,窄橢圓形或窄矩圓形,稀橢圓形,兩端漸尖或微鈍形,邊緣略反捲,上面幼時被褐色鱗片,成熟後脱落,深綠色,乾燥後淡綠色或褐色,下面銀白色,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,密被淡白色星狀柔毛。果實短矩圓形,直徑為長的一半,幼時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果肉較薄;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4月。 [1] 
分佈於中國陝西、甘肅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。生於海拔600-2100米的向陽山坡、路旁灌叢中。 [1] 
長葉胡頹子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,也有食用價值。 [2]  果實可食及釀酒;根可治哮喘及牙痛,枝葉可順氣、化痰,治痔瘡。 [1] 
(概述圖參考來源: [4] 
中文名
長葉胡頹子
拉丁學名
Elaeagnus bockii Diels [6] 
別    名
牛奶子
馬鵲樹
植物界
被子植物門
木蘭綱
薔薇目
胡頹子科
胡頹子屬
長葉胡頹子
命名者及年代
Diels,1900

長葉胡頹子形態特徵

長葉胡頹子
長葉胡頹子(9張)
常綠直立灌木,高1-3米;通常具粗壯的刺;小枝開展成45度的角,幼枝密被鏽色或褐色鱗片,老枝鱗片脱落,帶黑色。葉紙質或近革質,窄橢圓形或窄矩圓形,稀橢圓形,長4-9釐米,寬1-3.5釐米,兩端漸尖或微鈍形,邊緣略反捲,上面幼時被褐色鱗片,成熟後脱落,深綠色,乾燥後淡綠色或褐色,下面銀白色,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,側脈5-7對,與中脈開展成30-45度的角,上面略明顯,下面不甚顯著;葉柄褐色,長5-8毫米。 [1] 
花白色,密被鱗片,常5-7花簇生於葉腋短小枝上成傘形總狀花序,每花基部具一易脱落的褐.色小苞片;花梗長3-5毫米,淡褐白色;萼筒在花蕾時四稜形,開放後圓筒形或漏斗狀圓筒形,長5-7毫米,稀達8-10毫米,裂片卵狀三角形,長2.5-3毫米,頂端鈍漸尖,內面疏生白色星狀短柔毛;雄蕊4,花絲極短,長0.6毫米,花葯矩圓形,長1.3毫米;花柱直立,頂端彎曲,達裂片的2/3,密被淡白色星狀柔毛。果實短矩圓形,長9-10毫米,直徑為長的一半,幼時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果肉較薄;果梗長4-6毫米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4月。 [1] 
分佈在四川成都及其盆地內的標本,其萼筒漏斗狀圓筒形,長僅5毫米。分佈於峨眉山的標本,變化範圍就更大了,萼筒長5-10毫米,葉片窄披針形至廣橢圓形,兩端也有不同變化,長短大小更是形形色色。因此,我們根據巴縣、江津、北碚縉雲山標本具有過渡類型的特徵,而未列出新類羣出來。另外,產於四川廣元以北、陝西及甘肅的一些小形葉標本,萼筒長僅有5毫米,也放在本種內。因此,該種與其它種的區別在於本種果實短矩圓形,長9-10毫米,果梗長4-6毫米,萼筒圓筒形或漏斗狀圓筒形,銀白色,花柱密被淡白色星狀柔毛。 [1] 

長葉胡頹子產地生境

分佈於中國陝西、甘肅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。生於海拔600-2100米的向陽山坡、路旁灌叢中。 [1] 
長葉胡頹子分佈圖 長葉胡頹子分佈圖

長葉胡頹子繁殖方法

長葉胡頹子可以用扦插繁殖,扦插育苗以腐葉土為基質,使用粗度為5-6毫米的1年生枝為插穗,用150毫克/升的ABT7號浸泡4小時為好,用水浸處理促生根,以浸泡3-5天效果為好。 [2] 

長葉胡頹子主要變種

木裏胡頹子Elaeagnus bockii Diels var. muliensis C. Y. Chang):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該變種幼枝幾無刺;葉片較小,窄矩圓狀橢圓形,長3-5釐米,寬0.8-1.5釐米,頂端圓形或兩端鈍形;花柱近無毛;果實橢圓形,被銀白色鱗片,長12毫米,直徑5毫米;果梗長10-13毫米。分佈於中國四川西南部(木裏)和雲南西北部;生於海拔1800-2900米的向陽河邊或灌叢中。 [1] 

長葉胡頹子主要價值

長葉胡頹子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,也有食用價值。 [2]  果實可食及釀酒;根可治哮喘及牙痛,枝葉可順氣、化痰,治痔瘡。 [1]  長葉胡頹子果實具有調節血脂代謝、改善血流狀態、抗氧化作用,具有降血糖、血脂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,對心血管系統疾病、糖尿病有預防保健作用。長葉胡頹子果實水提取物對大腸桿菌、甲型副傷寒桿菌、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菌作用。長葉胡頹子果實含豐富的維生素、糖類和有機酸,營養物質的含量均高於栽培果樹,且出汁率高。 [2] 

長葉胡頹子保護現狀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(IUCN 2018年 ver 3.1)——無危(LC)。 [3] 
列入《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-高等植物卷》(2013年9月2日)——無危(LC)。 [5] 
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