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生岩菀

菊科岩菀属植物
收藏
0有用+1
0
沙生岩菀(Rhinactinidia eremophila (Bunge) Novopokr. ex Botsch.),是菊科岩菀属植物,根状茎粗壮,木质,基部叶多数,簇生,莲座状,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两性花花冠管状,黄色,花药基部渐尖,顶端具狭三角形的附片,花柱二裂,裂片顶端有长圆状三角形的附片。
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和中部,哈萨克斯坦,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、阿尔泰地区,蒙古。
中文名
沙生岩菀
拉丁学名
Rhinactinidia eremophila (Bunge) Novopokr. ex Botsch. [3]
菊目
沙生岩菀
命名者及年代
(Bunge) Novopokrovsky ex Botschantzev,1986 [2]

形态特征

播报
编辑
沙生岩菀线稿图 [4]
多年生草本,根状茎粗壮脚厦,木质,径达1.5厘米,多分枝,颈部被多数霉项壳深褐色的残存的叶柄,植株矮小,无茎,自根状茎上端长出数个高3-8(10) 厘米的花茎,不分枝,全株被弯曲的密短糙毛。基部叶多数,簇生,莲座嘱奔浆状,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1.5-4厘米,宽3-8毫米,顶端尖或稍钝,少有圆朵删形,基部渐狭成叶柄,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短于叶片,基部稍扩大,全缘或具疏淡齿,通常具1条腺或少有具不明显的三出脉,两面被密弯短糙毛,花茎上的叶少数,狭长圆形或近线形,无柄,顶端钝,基部狭。
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茎顶端,径1.5-2厘米;总苞近半球形,长5-6毫米,宽约10毫米,总苞片3层,革质,顶端渐尖,边缘膜质,具缘毛,外层较短,披针形,背面被短毛,中和内层长圆形,上部背面被短毛,下部无毛,全部总苞片具1条脉阀只订淋。雌花花冠舌状,舌片淡紫色,长13-15毫米,宽约2毫米,花后常螺状外卷;两性花花冠管状,黄色,长4.5-5.5毫米,檐部钟状,多少两侧对称,裂片5个,披针形,其中一裂片较长。
花药基部渐尖,顶端具狭三角形的附片,花柱二才签裂,裂片顶端有长圆状三角形的附片;瘦果长圆形,长4毫米,成熟时褐色,基部具1明显的环,被密长伏毛;冠毛2层,白色或污白色,外层较短尝肯船内层糙毛状,顶端稍鸦肯甩增粗,与花冠等长。 [1]

生长环境

播报
编辑
沙生岩菀生长于海拔1800-2000米的山谷河浸滩卵石上或山坡石缝中。 [1]

分布范围

播报
编辑
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和中部(阿尔泰、和靖、和硕、博克达山等)。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、阿尔泰地区和蒙古也有分布。 [1]